首页  » 汽配生意经  »  汽配知识  »  电子电器篇  » 详细内容

日本信州大学采用镁盐抑制锂晶枝 欲用电镀技术攻克难题


2018年2月26日 15:8:7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李文龙  
  字号:    打印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日本信州大学(Shinshu University)研发了抑制锂硫电池及锂空气电池内锂枝晶增生的新方法。研究团队将重质碳酸镁(magnesium bis)(三氟甲磺酰基,trifluoromethanesulfonyl)用作电解液添加剂(electrolyte additive),使沉积的镁与随后积聚的锂发生合金化反应(alloying reaction)。

相较于传统的石墨材料(LiC6: 372 mAh/g)而言,锂金属是一款极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因为其理论容量(theoretical capacity)高达3860 mAh/g。然而,锂金属的应用也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容易生成锂晶枝,渗入蓄电池隔板(separator),引起电池内部短路。为此,研发人员采用了诸多方法,用于预防锂晶枝的出现,包括:采用t3D matric基材、电解液添加剂及利用固态电极。

添加镁盐抑制锂晶枝生成的示意图:

图片5.jpg

(a)研究人员采用了一款市面上可购得的电解液,锂晶枝呈非均匀分布。通过反复的沉积-溶解循环,淤积形态(deposition morphology)导致了锂晶枝的生成,该物质将引起电量的急速衰减和热逃逸(thermal runway)。

(b)在含有镁盐的电解液中,镁离子出现衰减,并在基材上生成金属镁,这主要得益于其标准电机电势(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较高。随后,锂积聚物将与镁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锂镁二元合金(binary Li–Mg alloy)。

尽管该方法能抑制锂晶枝的形成,但研究人员却发现,难以发生可逆反应,而这对于可充电电池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其他镁盐,并致力于提升镁盐与锂金属的电化学稳定性,从而使可逆反应的发生更容易些。

研究人员希望利用电镀技术(plating technology)来解决上述难题,并最终研发一款紧凑型大容量锂电池。(本文图片选自greencarcongress.com)

温馨提示:出口供应商服务是盖世汽车网根据汽配行业特点,依托盖世B2B业务,利用盖世丰富的买家资源为中国汽配出口企业精心打造的贸易平台,旨在帮助中国汽配出口供应商积极对接国际售后市场,扩大汽配产品出口,拓展海外业务。

若您还有出口贸易方面的困惑,点此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 汽配出口供应商频道

  1. 供应商注册
  2. 供应商登录

专业汽配电子商务网站

24小时不间断展示,免费全球推广您的企业信息

及时查看买家求购信息

每日新增1000条采购信息,助您开拓海外市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出口服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