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配生意经  »  汽配知识  »  电子电器篇  » 详细内容

韩国研发分析电池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的3D观测模型 有望帮助提升电池能效


2019年7月24日 13:21:29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gasgooseller  
  字号:    打印
核心提示:据外媒报道,通过分析和研究电池中微米级的粒子,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个电池微米级粒子3D观测模型,有望帮助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通过分析和研究电池中微米级的粒子,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个电池微米级粒子3D观测模型,有望帮助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大学(Daegu Gyeongbuk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宣布,能源科学&工程系的Yong Min Lee教授团队研发出一个“微米级单粒子电化学模型”(micron single particle electrochemical model),能够从三维角度上,估计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的电化学特性。在实验中,是很难对电极活性材料的单粒子进行三维观测的,而研究人员的模型有望应用于电化学现象研究以及粒子设计,以提升电池效率。

电动汽车,黑科技,前瞻技术,电池,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大学电池,电池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3D观测模型,电池能效3D观测,汽车新技术

(图片来源: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大学)

虽然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通常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但是其效率不如内燃机。但是通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的效率是能够提高的,但是由于缺乏精确的分析技术,一直无法积极开展此类研发工作。

Lee教授团队提出假设,能够通过优化电池中的电极活性材料,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他们找到一种检测电极活性材料微米级单粒子的方法,并研发出一个电化学模型,能够对单粒子进行三维分析。

电动汽车,黑科技,前瞻技术,电池,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大学电池,电池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3D观测模型,电池能效3D观测,汽车新技术

与现有的专注于分析电池电极的模型不同,Yong Min Lee教授团队研发的模型专注于形成电极的活性材料的单粒子。他们研发的模型能够准确分析3D单粒子的特性和特征,向从根本上提升电池效率又迈进了一步。由于现在能够对粒子进行3D分析,该模型特别有望在电池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设计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该项研究,Yong Min Lee教授表示:“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我们的模型能够了解单粒子内的详细情况。最终,能够提供一种设计微米粒子的创新方法。我们下一步目标是应用该电化学模型,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的效率。”

 

标签:电子电器  

温馨提示:出口供应商服务是盖世汽车网根据汽配行业特点,依托盖世B2B业务,利用盖世丰富的买家资源为中国汽配出口企业精心打造的贸易平台,旨在帮助中国汽配出口供应商积极对接国际售后市场,扩大汽配产品出口,拓展海外业务。

若您还有出口贸易方面的困惑,点此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 汽配出口供应商频道

  1. 供应商注册
  2. 供应商登录

专业汽配电子商务网站

24小时不间断展示,免费全球推广您的企业信息

及时查看买家求购信息

每日新增1000条采购信息,助您开拓海外市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出口服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