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配生意经  »  汽配知识  »  整车知识  » 详细内容

PNNL与TARDEC研发摩擦搅拌鸠尾榫接工艺 完成钢铝薄板接合操作


2018年6月26日 22:30:31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李文龙  
  字号:    打印

图片12.jpg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PNNL)的研究人员研发及测试了一款名为摩擦搅拌鸠尾榫接(Friction Stir Dovetailing,FSD)的全新工艺,完成厚铝板与厚钢板的接合操作。该工艺将被用于生产轻量化车辆,可提升车辆的灵活性及燃油经济性。

美国军方的坦克车研究开发与工程中心(Tank Automotiv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Center,TARDEC)也加盟了PNNL,共同研发摩擦搅拌鸠尾榫工艺,其中包括: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及搅拌摩擦刻划(Friction Stir Scribe)技术,前者可将不同厚度的相似金属板接合在一处,后者则能将铝材及钢材等材质差异较大的金属薄板接合在一处。

图片13.jpg

尽管搅拌摩擦刻划解决了钢铝薄板接合方面的难题,但尚未将其拓展至厚板的接合(按英寸计)。然而,若采用专用工具,铝材变形后将融入钢质鸠尾榫槽并形成机械式联锁(mechanical interlock)。同时,该工具将沿着鸠尾榫凹槽底部移动,形成薄薄的冶金接合(metallurgical bond),形成一种“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可将鸠尾榫槽内的金属“粘合(glues)”。

该研究团队发现,采用复杂的机器控制可精准调节钢铝结合处的温度及压力,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在采用其它摩擦搅拌技术时,上述复合物会逐步增厚,且呈现不均匀分布,这将导致接缝脆断或脱缝(joint brittleness and failure)。

图片14.jpg

在进行摩擦搅拌鸠尾榫接期间,增生的金属间化合物为铁三铝(iron aluminide,Fe3Al),该物质对接缝有利,因为该类物质很薄,其厚度只有人类头发丝的千分之一,作为钢铝接缝处的“粘合剂”,且不会脆化(embrittlement)。

搅拌摩擦榫接接缝的实验室测试表明,当采用摩擦搅拌鸠尾榫接进行金属间搅拌摩擦接合时,接缝不仅强度高,相较于比其他搅拌摩擦连接方式,其接缝的延展性提升了5倍。

图片15.jpg

研究团队计划改进该技术,并将其用于其它结合工艺中。除钢铝外,还能利用摩擦搅拌鸠尾榫接工艺来完成铜铝、铝镁、镁钢板材等材料的接合。(本文图片选自pnnl.gov)

温馨提示:出口供应商服务是盖世汽车网根据汽配行业特点,依托盖世B2B业务,利用盖世丰富的买家资源为中国汽配出口企业精心打造的贸易平台,旨在帮助中国汽配出口供应商积极对接国际售后市场,扩大汽配产品出口,拓展海外业务。

若您还有出口贸易方面的困惑,点此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 汽配出口供应商频道

  1. 供应商注册
  2. 供应商登录

专业汽配电子商务网站

24小时不间断展示,免费全球推广您的企业信息

及时查看买家求购信息

每日新增1000条采购信息,助您开拓海外市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出口服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