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配生意经  »  汽车行业知识  »  汽车行业新闻  » 详细内容

【2018泰达论坛】北京新世纪王志乐:全球价值链还是中国价值链?


2018年9月5日 16:45:14   来源:盖世汽车综合   作者:  
  字号:    打印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 王志乐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来参加泰达论坛。关于开放股比其实这个问题这些年一直在讨论,我记得最后一次参加政府组织的政策讨论,有点像听证会一样,好像是2015年。当时国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的领导主持,汽车界的十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我算是汽车外的人提出股比开放问题,当时讨论的还是挺热烈的,但是最近公布的政策我觉得和那次讨论还是有关系,那次讨论说5年过渡到全面开放,我原来以为2015年要搞,可能2020年算过渡完了,最后拖了两年,到2022年完全放开。

讨论政策问题我是主张眼界放宽一点,所以用这个题目谈一点想法和看法,那次参加会议感觉反对开放的或者说对开放迟疑的一些想法缺乏一个全球的视野。我觉得中央的目标是什么?还是应该和大家回顾一下,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产业的目标是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二个,对企业的要求要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那我觉得汽车界两个问题都碰到了,中国的汽车产业怎么打造中央要求的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咱们的汽车企业有那么多,怎么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我认为一流企业有硬件的硬实力还需要有软的软实力,就跟刚才赵部长提到的一样,文化的问题都存在。

所以我就想,根据我的研究,我是研究跨国公司,开始重点研究国外,后来又重点国内研究走出去的企业。我就想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的情况谈一谈我对全球一流企业的看法。

全球一流企业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全球型的公司,过去我们一讲就是跨国公司,现在实际上真正的最先进的或者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全球型的公司。这个大约是在1992年前后开始出现,因为1992年冷战结束,出现了全球市场。全球市场带动了这些企业走向全球布局。像市场营销全球化,制造组装全球化,研发设计全球化,资本运作全球化,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过程中他们实现了在全球吸纳资源、在全球配置资源,打造了全球的价值链。但是作为一个产业来讲,是全球的产业链。

所以我认为这种全球型的公司是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他们通过战略、管理、文化的创新完成了这样一个转型,它和传统跨国公司相比有一个特点,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你比如我刚才讲的全球市场出现是1992年前后,到1994年这是刚刚起步的时候,全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资产、海外销售、海外雇员的比例只有40%多一点,但是到了去年接近三分之二了。也就是说20来年来差不多是一年接近一个百分点的全球化程度在提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十年前就开始了,2007年我出版了一本书叫《静悄悄的革命——从跨国公司到全球公司》,2015年又加了新的数据和观点,叫《全球公司》这本书,我们就是从这个理论角度探讨汽车界的变化。

企业从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产业在这个期间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以国家地理为界限的这样一种民族产业走向了全球产业。什么是全球产业?我是从资源、布局到整合来看,这种全球型的产业它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人才、原料、市场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获取。这个价值链全球布局,而且这些产业往往有几个全球型的龙头企业带头整合全球资源,引领全球产业发展,而企业产业我觉得恰恰是全球产业最典型的一个产业。刚才讲到三方面都存在,而且有若干龙头企业发展,所以汽车产业这些年高度的全球化,下边看一些数据。

我一直跟踪六个公司,就是美国、日本、德国的,这六个公司1993年的时候跨国指数,就是海外资产、海外销售、海外雇员加起来来看,通用当时只有26.4%,福特34.4%,丰田30多,本田也30多,大众、宝马算比较高的,50%左右。但是到了2017年的时候,当然2017年有一个问题,就是2008年全球化程度当时相当高了,美国的两家公司大家注意都达到了50%左右,但是后来由于美国的政策要求他们回到美国,在美国政府扶持当年通用、福特出现了困难,美国政府出资,实际上是贷款,中国实际要求它在国内发展,所以这两年它实际是下降了。通用今年就没进入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名单,所以我就找不到,这个数字是今年6月发布的,但是别的公司,像日本、德国的公司大家看得很清楚,全球化程度在这20来年大大地提高了。

进入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名单里还有六家汽车公司,博世可能是以汽车零部件,反正是汽车行业,大家看,都达到了60%多,最低的戴姆勒还50%,沃尔沃87.2%,因为中国收购了,所以他海外部分大。可以看出这么多公司发展诀窍都是吸纳、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了全球价值链。我之前看了一下昨天北京汽车的老总讲了一个观点,特别强调价值链的竞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一个产品对一个产品的竞争,是一个价值链竞争,特别是全球价值链的竞争。这个案例特别清晰,像特斯拉,特斯拉突然就冒出来了,而且几乎超越了原来大家熟悉的那些新能源汽车公司,那它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大家知道这个汽车价值链有个供应商、供应链,2013年的时候有这么多的供应商,在这些供应商里头,它电池来自松下、电机来自台湾的富田,电控总部在加利福尼亚,但是据说硬件制造还在上海,另外还有那么多别的公司,大体上来自于日本、德国,还有美国。

所以它能把全世界性价比最好的零部件整合到这个价值链里头来,所以在价值链竞争中它处在制高点。值得注意的是它不像中国的企业,一强调就是中国制造、民族工业,它强调的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把汽车送上太空了,其中有一个电路板上打上了这么几个字,这个车是地球人类制造的,名副其实,它是全球价值链打造出来的。那么讲这个事大家肯定也就明白我说什么了。

如果说现在的全球竞争是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但是我们这些年的产业政策,我们这些年企业的努力好像不是本着全球价值链去的,比如我找了四个产业政策花钱比较多的产业,给我的感觉咱们政府引导和支持的不是引导你去打造全球价值链,引导你打造中国价值链。强调自主,你只要说自主它就有可能给你钱,而且自主的人还可以给政府提供很多的政策引导,比如说就拿新能源汽车电池来说,咱们前段时间就是对三元锂电池支持不够,什么原因?我前边讲了当今的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的产业它的特点,而我们的产业政策我觉得有问题,这个事我是直截了当给苗圩部长都提过的。

为什么我们的产业政策导致很多产业补贴错了,或者补贴完了往往造成一些副作用?什么原因?我觉得关键是缺少了全球价值链的思维。我们的产业政策应该引导,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这块企业打造全球价值链。在这里边打造全球价值链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开放,引进外资,我非常赞成刚才赵部长讲的,这些年咱们的开放确实越来越大,我归纳了一下,但是每一次开放都有一次博弈,你比如80年代初,刚刚要吸引外资的时候,当时也有关人就骂,说你们这是卖国,到了90年代初那个时候是姓资还是姓社,到了加入WTO的时候中国人认为经济将被冲跨,这几年是姓中还是姓外的问题,当时提出的政策是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企业,按照它的标准所有的外资都进不了名录,因为它有一个要求,这个技术创新必须在中国国内完成,而且得在中国注册,这个政策明显违背了加入WTO的承诺,加入WTO那么厚一本承诺书,前面几个是原则,原则那部分最近又看了一遍,三次强调中国必须给引进来的外资国民待遇,后来以这个理由国务院要求这两个部委纠正,总算纠正了。

去年39号文、年初的5号文当时我还参加过讨论,那个文里边就提出了12个领域开放,汽车领域和现在的说法是一样的,专用车、新能源车要率先开放,而且39号文有一个附件,就是时间表、路线图,时间表明确写的是2018年6月30号开放。所以中央这次新的问题提出以后我写了一个文章就是这不是外国人压的,是咱们自主要这么干,后来网上有人质疑,说是根本什么不是外国人压?我说就是根据当时讨论的时候文件写的是2018年6月30号开放。所以这一轮开放是中国很有深远想法的战略,但是中国的政策是这样,中央的一些想法有一些部门不理解,做不下去。有一些是政府的想法企业界不接受,有一次我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有一位中央很高层的领导公开说,它说这些年中央想做的一些事情被一些部门以国家安全理由顶回来,我当时多少还吃了一惊,但是汽车领域我清楚的感觉到中央想做的、政府想做的和企业想的有差距。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我们怎么办?第一点,我觉得企业、政府应该从过去的投资输入国的思维上升到投资输出国的思维,在2015年的时候中国对外投资就超过了引进外资,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发现外国提出了很多问题,一个对我们开放不开放,再一个我在哪儿投资会不会不保护我的投资,不给我国民待遇,这个时候体会到了当年老外要的东西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当年是投资输入国,想的比较多的是怎么保护我自己,怎么限制老外,甚至于我看到网上传的,有一位中央的领导讲WTO,进去还不是咱们说了算,怎么治老外咱们说了算,这是投资输入国的思维。现在大规模走出去,我们的思维如果还停留在这个思维是不够了,我们的企业界也应该考虑考虑中央为什么现在这么强烈的推动扩大开放,因为这次的措施我理解是加入WTO以来动作最大的一次,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是不够了。

有的时候咱们骂老外,说我们WTO承诺都实现了,为什么你们还跟我们说没实现?我这里说一句内部的话,我是认真查了当年的承诺,所有的有年度限制的那些要求咱们大部分确实都做到了,比如2006年12月进口汽车的关税降到25%,这个原则做到了。但是WTO还有好多原则性的东西,咱们确实还有缺陷,比如说国民待遇,咱们都知道这些年对外资汽车是什么样的待遇。还有WTO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定,要求中国各种各样的产品价格要用市场的力量来决定,咱们现在没做到,好多地方政府一拍脑袋就出一个规定,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要想应对刚才中央的要求还有全球价值链的竞争第一个就要转变观念。

第二个,从民族工业思维提升到全球工业思维。我认为这些年全球公司打造的是全球价值链,那些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十来家,大家看得见,每一个全球化承诺都超过50%甚至于到了70%、80%的水平了,能把全球最好的资源整合进去,我们现在想的还是民族工业,我觉得跟不上了。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那次工信部讨论汽车产业的会上,有人提出来说国家应该像当年搞两弹一星一样,投入到汽车里头我们一定能搞上去。对这个事我还真琢磨了,而且跟学者进行沟通,我认为这个思维跟不上了,两弹一星和汽车芯片不是一回事,两弹一星投入是不计成本的,它是非市场化的产品,它不计成本,而且产出的时候不计时间的,什么时候搞出来都行,像朝鲜的原子弹比中国晚了40多年,但是那颗原子弹出来还有用,汽车晚出来40多年行吗?不要说40年恐怕一年都够呛,芯片也是如此。

第三,两弹一星咱们是千方百计的各种手段把别人的成熟技术拿进来,不需要知识产权合规,也没人追究说你这个知识产权怎么来的,汽车行吗?

第四,供应链。只要打造中国国内的供应链就行了,但是现在的汽车打造中国供应链行吗?你能跟全球价值链竞争吗?

第五,两弹一星是政治导向,而汽车是市场导向。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芯片也是想让国家投资,国家也确实投了,为什么效果不好?因为它违反了市场规则、市场规律,其实2025那个产业政策我是一直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咱们提出的时候就试图用这个角度说那个政策有问题,当然现在老美也批评说中国政策不对,并不是说跟老美的想法一样,只是觉得到了今天还是用那个思路来搞市场化的产业不行。

第三,要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多途径的培育发展品牌,换一个说法是从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知名品牌。我们都知道,品牌不是中国的,它是中国企业的。但是咱们企业老是动不动中国品牌,而且媒体宣传好多概念都是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品牌是无形资产,当然有所有者,这个所有者不是中国国家,是中国的某一个企业的。你干吗要把自己的企业问题到国家高度,要求国家支持,掩盖你做的不好?我研究这个品牌有好多途径,一种品牌授权,合作创造品牌,自力更生建立,最后又收购。简单的讲,一种叫自创品牌,还有一种是合作或者收购品牌,这些都是你的自主品牌,你为什么把自主品牌弄的那么狭窄?只有自创的才叫自主,收购不是吗?我就琢磨,像大众我当时查了2009年9月有10个品牌,有几个是自创的呢?绝大部分都是收购的。像有的是来自德国的,有的来自意大利,有的来自英国、有的来自捷克,有的来自西班牙,还有瑞典。这么多品牌都通过收购合作纳入它的体系,在品牌上也是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的品牌。为什么我们把品牌想的那么狭窄?国家投入支持也是这个,媒体宣传也是这个,我觉得把咱们企业给弄到歪道上去了。

第四,我们在打造全球价值链或者中国价值链的时候,往往对文化、对软件考虑不多,但是最近中兴案子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什么启示呢?当我们想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时候不仅要有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要有合规意识。你想去融入这个世界,它现在要求越来越高,现在老美拿这个敲打你。

第五,建立了全球价值链,想维护这个价值链的坚强、可持续,既需要技术保障,也需要合规保障。比如我的汽车零部件台湾来或者日本来的,你怕一场大火把工厂烧了,供应链供应不上了,肯定要两三个供应链联系,以防万一,这是硬件上的考虑。但是最近大家发现,供应链如果不合规,一旦被某一个国家整了,你的供应链就有可能进入休克。

最后,你想提升价值链的地位,从低端到高端,既需要技术提升也需要合规提升。你获取技术不合规现在很难了。现在老美连1000个所谓的长江学者都给你瞄上了,因为咱们有些学者想到国内发展,走之前有可能在他工作的那个实验室或者工作的公司里边收集一些技术,然后回国创业或者加入一家企业,这家企业说好了你来给你什么待遇,这个手段现在不灵了。怎么办?所以我觉得这个合规现在是越来越重视,而且这点已经引起了中央高层的极其重视,去年5月23号,中央深改组第35次会议上,总书记要求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加强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合规制度建设,这是媒体上能看到的。今年8月28号在一带一路五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要求要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经营。在今年中兴案子之后,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写了一个内部报告,建议中央领导在中兴案子之后要推进中国企业合规,否则我们走向世界屡屡受挫,这个事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克强总理明确做了一个批示,他说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应是企业走出去的前提,他要求四个部委,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国资委,做一个调查和研究,要指导企业遵规守法,防范风险。所以打造全球价值链无论是融入阶段还是维护阶段,最后是提升阶段都离不开合规这个软件。

最后想举一个案例,怎么促进源于中国的全球公司发展,怎么打造中国的价值链,这里边我觉得中国企业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吉利公司。吉利去年总结这三年平均增长了75.4%,今年头半年又增长了36%,在中国汽车界里它确实是一匹黑马一样跑出来了,净利润平均达到11.6%,今年上半年增长也是特别好,它厉害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它是研究了全球公司的问题,打造的是全球价值链。吉利老总专门跟美国的IBM的老总接触,因为IBM老总提出来叫全球整合型企业的理论,后来跟我们研究所做了很好的沟通,希望我们的全球公司为他服务。

他通过多次并购,现在在中国的企业排队,中国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里排在第13号,但是跨国指数最高,达到68.91%,这意味着它能整合吸纳全球资源的能力最强。它把收购品牌和自创品牌结合,共建自主品牌体系。这和咱们现在的思路就不一样了,当然它是很努力,同时它把收购结合,这两个品牌互相促进,它把本土研发和海外研发联合起来,共建全球研发体系,最后实现了价值链全球布局,所以它就能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咱们公司的做法有区别。这个公司因为它的一些调查我们一直跟踪,为什么对它比较了解呢?它在2013年找我,让我们帮忙它建立合规体系,他接触沃尔沃收购以后,感觉沃尔沃的合规非常严格,而自己的合规制度不够,所以我们帮助他整理了合规文化建设制度汇编。

经过两三年的运作,它现在尝到了合规的甜头,它想融入这个世界的价值链,比如去年它要收购美国的飞行汽车,汽车在跑的时候张开翅膀飞起来,这个里面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所以按照美国的安全审查不管是财政部的安全委员会参与,还有军方进行调查。首先查的就是有没有合规体系,跟伊朗有没有生意?实际它跟伊朗有生意,伊朗要买老式的出租车,老总没卖。我说怎么没卖呢?他说这是英国的车,英国的老总觉得美国在制裁伊朗,在这个时候是有风险的,我们将来要和美国做生意,这个时候就有危险了。老总有合规意识就没卖,所以这个调查很容易通过了,所以美国军方的评价是吉利是一个合规的公司。

今年收购戴姆勒的股权,一下子达到9.69%,德国当然也高度警惕,这么一个中国公司怎么一下子变成了戴姆勒的最大股东?经过了多种调查,甚至于有些是责难,居然就没有问题,最后德国总理出来表态,吉利斥资90亿美元入股戴姆勒,没有任何违规行为。我问他们的操盘手,我说你们怎么能做到让人家这么挑剔找不出问题来?他们请了三家律所提供三个方案,他们选择了最保守、最稳妥的方案,最后就无可挑剔,当然花钱可能也多一点。他们脑子里有这个合规意识,所以你在融入这个全球化价值链过程中就比较顺利,否则你很难成功。

所以他们老总最近让我们把合规体系做一个评估,这三年运行中还有哪些问题,我问他到底怎么看,上面还是前两年的,他说我们搞汽车的人,合规就像在公路上一样,要想开车就得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提高驾驶水平。这次我再问他,他这么说了,合规承载着吉利的梦想,合规是吉利的基础设施,他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合规管理委员会,在最高层,一个季度开一次会,现在已经开到第14次了,我参加了第13次的会,这次会他们让我们帮着讨论怎么把合规文化纳入吉利的合规文化。这样的一个做法才有可能解释它为什么能够在国外这么大的一系列的打造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在融入过程、在维护过程、提升过程中能够成功。

那么我觉得吉利这个案子可以回答怎么打造一流的全球化的企业,如果我们的产业各个公司大家都一起来这么搞,我觉得咱们中国的产业有可能实现中央要求的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如果你背离了合规,背离了全球价值链,我觉得你忙活了半天投进去几百亿、几千亿的钱最后成果了了,供大家参考,谢谢!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直播专题:

PC:http://auto.gasgoo.com/NewsTopic/130.html

移动:https://m.gasgoo.com/news/topic/130

温馨提示:出口供应商服务是盖世汽车网根据汽配行业特点,依托盖世B2B业务,利用盖世丰富的买家资源为中国汽配出口企业精心打造的贸易平台,旨在帮助中国汽配出口供应商积极对接国际售后市场,扩大汽配产品出口,拓展海外业务。

若您还有出口贸易方面的困惑,点此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 汽配出口供应商频道

  1. 供应商注册
  2. 供应商登录

专业汽配电子商务网站

24小时不间断展示,免费全球推广您的企业信息

及时查看买家求购信息

每日新增1000条采购信息,助您开拓海外市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出口服务详情